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借款合同的履行应具备如下主要条款:第一,借款标的。借款合同的标的必须是货币。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贷给法人的货币是以信用凭证体现的,一般不支...
1、借款主体的意思是借贷法律关系的双方,即债权人和债务人。 2、因此借款主体仅限于借贷关系的双方,其他的第三人并不构成借款主体,不过也有一些...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事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能够充当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民事主体在有的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及学说上称为权利主体。传统民法认为:“民事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其本质的含义就是能够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它是一个发展演变的概念,“是由社会经济发展决定的”。根据民法的发展史,民事主体经历了从一元主体到二元主体的演变过程。罗马法确立了民事主体的一元结构。罗马法没有权利能力的概念,而是采用人格的概念,根据一定的标准从生物人中选择一部分自然人,赋予其法律人格。罗马法上没有关于法人的规定,将合伙作为一种合意契约处理,“两人以上相互承担义务将物品或劳作集中在一起,以实现某一合法且共同利益的目的,这种合伙的意愿被称为合伙意愿”。到1900年《德国民法典》为适应进入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正式确定了法人制度,明确了法人的民事主体地位,打破了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的一元结构。
一、不得以贷转存。银行信贷业务应坚持实贷实付和委托支付的原则,将贷款资金全额直接支付给借款人的交易对手,不得强制设定条款或协商将部分贷款转为存款。二、不允许存贷款挂钩。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和存款业务应严格分离,存款不应作为审批和发放贷款的前提。三、不得以贷收费。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借贷或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资机会,要求客户接受不合理的中间业务或其他金融服务收取费用。四、不允许浮利分费。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遵循利费分离原则,严格区分利息和收费业务,不得将利息分解为收费,严禁变相提高利率。五、不得借贷搭售。银行放贷款或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资时,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强制捆绑、搭售理财、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六、不得一浮到顶。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应充分反映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和管理成本,贷款利率不得一般上升到最高限额。7、不允许转嫁成本。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依法承担贷款业务等服务产生的尽职调查、押品评估等相关费用,不得以费用形式将经营费用转嫁给客户。
贷款主体,即借款合同主体,是指借款人和贷款人。主体资格是指贷款主体依法享有贷款权利和承担贷款义务的资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