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自残是指自我伤害,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伤害自己的身体,并造成伤害结果的行为。自残的行为与个人的意志与精神状况有关,而与工作没有必然联系,在这种...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骗取工伤保险待遇,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骗取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处骗取金额2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法律规定工伤认定自残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自残的认定,应当以有权机构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结论性意见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等法律文书为依据。 规定工伤认定自残标准的具体标准如下: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在法律上,工伤认定自残标准,是职工在非外力因素之下,对自己身体或者精神做出的一种自我伤害,所构成的伤害赔偿,不能够按照普通工伤认定自残标准来看。所以说,如果在工作中自残,是不受法律所保护和赞同的。
对工伤认定不服的救济途径,一、对《工伤认定决定书》不服的救济(一)行政复议:(1)申请人——①用人单位;②受伤职工或直系亲属;③工会组织。(2)被申请人——作出工伤认定的劳动部门。(3)行政复议机关——①作出工伤认定的劳动部门的上一级劳动部门②作出工伤认定的劳动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4)申请复议期限——①不予受理: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之日起60日内。②对工认定结论不服:收到工伤认定结论之日起60日内。③逾期不作工伤认定:期满后60日。(5)复议申请提交的材料——①复议申请书。②工伤认定机构做出的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决定书或工伤认定决定书。③申请工伤认定时提交的相关材料。(6)行政复议的受理——收材料之日起5日内。(7)行政复议的审理与决定——受理之日起60日内。(二)行政诉讼:1、受理的三种情况:①对劳动部门的不予受理或工伤认结论不服。②对行政复议不服。③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复议决定。2、起诉期限:直接起诉为收到不予受理或工伤认结论之日起3个月内;经复议的为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的救济在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结论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后,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在这里,需要注意三点:(1)申请鉴定的单位或个人指的是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或工伤职工所属的用人单位。在劳动能力鉴定的初次申请是他们中的一方所提出时,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后,未提出初次申请的他方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的,也应当有权提出再次鉴定申请,这是保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2)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不能申请劳动仲裁或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为这种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不属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主管的范围。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只能通过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来寻求救济。(3)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对此,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不得再次申请鉴定,亦不得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就再次鉴定申请作出最终的鉴定结论后,应当履行对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的送达义务。
法律规定工伤认定自残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自残的认定,应当以有权机构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结论性意见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等法律文书为依据。 规定工伤认定自残标准的具体标准如下: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在法律上,工伤认定自残标准,是职工在非外力因素之下,对自己身体或者精神做出的一种自我伤害,所构成的伤害赔偿,不能够按照普通工伤认定自残标准来看。所以说,如果在工作中自残,是不受法律所保护和赞同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1人已浏览
10人已浏览
106人已浏览
11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