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离婚时,首先由夫妻双方协商财产的分割问题,协商不成的由法院判决。 离婚时一方有困难的,可以要求对法给予一定帮助。因为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而...
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所谓“一方生活困难”,主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所谓“一方生活困难”,主要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具体地讲包括下列几种情形:1、离婚后无住处的;2、有残疾或患有重大疾病,完全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又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3、因客观原因失业且收入低于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4、其他生活特别困难的情形。生活困难的一方,要求对方给予适当帮助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一方生活困难,确需帮助的;2、另一方具有帮助的能力;3、帮助的形式可以是住房,也可以是金钱,其中住房可以是房屋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4、接受帮助方没有再婚。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而离婚时一方对生活困难的另一方的帮助则是相互扶养义务的延伸,是对配偶或原配偶的扶助或资助。现代配偶扶养是双向的,丈夫在妻子需要扶养时有帮助的义务,妻子在丈夫需要扶养时也同样有帮助的义务。但实际上,由于妇女的经济能力一般低于其丈夫,需要扶养帮助的主要是离婚妇女。对于夫妻财产,在离婚的时候,子女自然不能参与分割。但要是属于家庭财产,其中又包括了子女的财产,那么在夫妻离婚的时候,首先要区分出子女所有的财产和夫妻的财产。之后再对夫妻财产中属于共有的部分作出分割。要是离婚夫妻无法协商分割,则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所谓“一方生活困难”,主要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具体地讲包括下列几种情形: 1、离婚后无住处的; 2、有残疾或患有重大疾病,完全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又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 3、因客观原因失业且收入低于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 4、其他生活特别困难的情形。 生活困难的一方,要求对方给予适当帮助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一方生活困难,确需帮助的; 2、另一方具有帮助的能力; 3、帮助的形式可以是住房,也可以是金钱,其中住房可以是房屋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 4、接受帮助方没有再婚。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而离婚时一方对生活困难的另一方的帮助则是相互扶养义务的延伸,是对配偶或原配偶的扶助或资助。现代配偶扶养是双向的,丈夫在妻子需要扶养时有帮助的义务,妻子在丈夫需要扶养时也同样有帮助的义务。但实际上,由于妇女的经济能力一般低于其丈夫,需要扶养帮助的主要是离婚妇女。对于夫妻财产,在离婚的时候,子女自然不能参与分割。但要是属于家庭财产,其中又包括了子女的财产,那么在夫妻离婚的时候,首先要区分出子女所有的财产和夫妻的财产。之后再对夫妻财产中属于共有的部分作出分割。要是离婚夫妻无法协商分割,则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对于“时一方生活困难”的界定有如下规定: (1)一方生活困难,是指离婚时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离婚后收入降低、生活质量下降,但是能够依靠自己维持基本生活的,不属于“生活困难”。 (2)如果离婚时,一方没有住房的,属于“生活困难”。离婚时另一方应当给予相应的帮助,如暂时让其居住自己的房屋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1人已浏览
104人已浏览
152人已浏览
9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