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事诉讼法》第37条规定:“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据此规定,在下列两种情况下适用指定管辖。 (一)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
一、什么是指定管辖 指定管辖是指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并且协商不成的,或者在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事实上不能管辖时,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由某一法院来进行管辖。 二、行政处罚指定管辖条件是什么 对行政处罚指定管辖需满足一下条件: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都有管辖权;但对管辖发生争议,并且协商不成的。有上述情形的,行政机关可报请其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也可直接由其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三、指定管辖办理规定程序 指定管辖办理规定程序是上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对某一案件行使管辖权。指定管辖是通过上级人民法院的指定使没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可以在法定期间内提出管辖异议。
第三十六条 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第三十七条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第三十八条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确有必要将本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报请其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下级人民法院对它所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审理。以上内容讲述了民事诉讼法的管辖的知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