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蹭了别人车一点溜了也算逃逸。当事人将别人的车刮了之后,逃离现场的,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情形的,构成肇事逃逸,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构成该情节加重犯,首先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否则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只能作为定罪情节在确定其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加以考虑; 其次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对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也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不知情的剐蹭是否算逃逸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定之后确定,一般不算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6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821人已浏览
65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