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法院在判决时,应该会帮你们划定上诉费的分摊。...
【法律意见】 各地法院乃至同一法院不同法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都不尽相同。有的认为:根据司法部的函复精神,也不宜让同一律师在同一民事诉讼中...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下面是刑事案件叫被告还是被上诉人的回答: 1、在民事诉讼中的“被告”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企业、团体等民事案件的争诉包括人身关系和法律关系所以在民事诉讼中强制的是法律关系,对人之属性影响较少原告不一定有理,能胜诉;被告也不一定无理,就败诉绝不能仅凭称谓就把原告定位为受害人,把被告定位为侵权人、加害人双方在诉讼中的地位平等,一切结果由事实与法律决定 2、刑事诉讼中使用“被告人”,强调了人之属性刑事案件的被告人一旦被追究责任,其社会评价的降低不可避免
案件的被告人如何刑事上诉这个无论是当庭宣判还是定期宣判,上诉期都是从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此有明确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实践过程中,经常有当庭宣判后超过五日才向当事人送达判决的情形,但是这不影响上诉权的行使,只有收到判决书,才能计算期限。
1、上诉请求。首先要综合叙述案情全貌,接着写明原审裁判结果。其次指明是对原判全部或哪一部分不服。最后写明具体诉讼请求,是要撤销原判、全部改变原判还是部分变更原判。 2、上诉理由。主要是针对原审裁判而言,而不是针对对方当事人。针对原审判决、裁定论证不服的理由,主要是以下方面: (1)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 (2)原审确定性质不当; (3)适用实体法不当; (4)违反了法定程序。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1人已浏览
451人已浏览
395人已浏览
30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