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上下班途中,因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造成非主要责任的,视为工伤。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或者职业病诊断...
根据2011年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第六项明确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工伤认定问题:《工伤保险条例》中确实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才能认定为工伤。2、交通事故责任问题:《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规定,如果发生交通肇事逃逸,将由肇事者承担事故全部责任。3、建议你就此询问交警,以便及早作出处理。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应当认定为工伤的七种情形: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47条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立即停车,未保护现场,或者有条件报案而不及时报案,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的,应当按下列规定承担事故责任:(1)一方当事人有上述行为的,承担全部责任。(2)当事人均有上述行为的,共同承担责任;但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事故主要责任。但依法可以自行协商处理的交通事故除外。
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上下班途中遭遇的非因个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属于工伤的范畴。但是若是同等责任的话,一般不认为是工伤范畴。 2、只要是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赔付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有缴纳社保,则社保和用人单位都应当分别支付相关待遇;如果没有缴纳社保,则由用人单位负责全部的赔偿责任。
第一: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属于工伤。 第二:伤害发生后30天内单位应当向单位所在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单位不申请的,受害人和亲属可以在伤害发生后1年内自行申请。 第三:如果单位已经为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应向工伤保险机构索赔;如果单位没有缴纳工伤险:应由单位按工伤待遇赔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88人已浏览
187人已浏览
197人已浏览
20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