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诉书以及相关材料;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是否受理; 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五日内向被申请...
劳动纠纷仲裁与诉讼程序如下劳动法之所以把劳动争议仲裁作为诉讼的必经程序,是有原因的。首先,为了缓和双方当事人的对立情绪,立法者不希望把劳动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争议仲裁仲裁也称公断,仲裁作为企业劳动争议的处理办法之一,是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依法对争议双方当事人的争议案件进行居中公断的执法行为。 仲裁一般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 (1)案件受理阶段。这一阶段包括两项工作:一是当事人在规定的时效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请求仲裁的书面申请;二是案件受理。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一段时间内要做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 (2)调查取证阶段。调查取证的目的是收集有关证据和材料,查明争议实施,为下一步的调解或裁决做好准备工作。调查取证工作包括撰写调查提纲,根据调查提纲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取证,核实调查结果和有关证据等。 (3)调解阶段。仲裁庭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首先要做调解工作,努力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对达成协议的仲裁庭还需制作仲裁调解书。 (4)裁决阶段。经仲裁庭调解无效或仲裁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调解失败的,劳动争议的处理便进入裁决阶段。仲裁庭的裁决要通过召开仲裁会议的形式做出。一般要经过庭审调查、双方辩论和陈述等过程,最后由仲裁员对争议事实进行充分协商,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裁决。仲裁庭做出裁决后应制作调解裁决书。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起诉。 (5)调解或裁决的执行阶段。仲裁调解书自送达当事人之日起生效;仲裁裁决书在法定起诉期满后生效。生效后的调解或裁决,当事双方都应该自觉执行。
房屋纠纷仲裁流程如下: 1、签订有效的仲裁协议; 2、一方当事人到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及仲裁协议; 3、仲裁委受理仲裁; 4、确定仲裁员、提交答辩书; 5、根据通知的时间,参加仲裁。根据《仲裁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仲裁协议; (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第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
房地产纠纷仲裁程序如下: 一、当事人申请仲裁; 2、仲裁委员会受理后,根据当事人选择仲裁员组成仲裁庭; 3、开庭和裁决; 四、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仲裁是指双方协议提交争议(具有公认地位的)的第三方,由第三方判断争议的是非曲直并作出裁决的解决争议的方法。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0人已浏览
254人已浏览
174人已浏览
18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