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被判行政拘留13天,根据《拘留所条例实施办法》第五十二条会见被拘留人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拘留所民警应当查验会见人员的有关证件、凭证,填写...
被害人不服检察院不起诉决定,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期限刑诉第145条自收到决定书后的次日起7日以内 被不起诉人不服人民检察院作...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中国原《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就规定了行政拘留,《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行政拘留作了更加详细的规定。行政拘留随着《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被《治安管理处罚法》取代,行政拘留制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根据现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该法第二章第十条第三项规定行政拘留是一种治安管理处罚种类,该项对行政拘留的性质作了定位,即治安管理处罚的一种。该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该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2、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3、七十周岁以上的; 4、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该条对于适用对象作了消极性的排除规定,即对于符合某些特定情形的人员,行政拘留对其不适用,以体现人文关怀。《治安管理处罚法》直接关于行政拘留制度的规定就是上述几个条文,其他都是针对某种具体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能否适用行政拘留的规定。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合理行政、权责统一、程序正当、合法行政。依法行政既能约束政府工作人员避免出现违法行政,以免对社会、人民造成严重后果,也能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情况下保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二者是对立统一的。
行政诉讼裁决的程序法依据主要有以下: ①法律; ②行政法规; ③地方性法规; ④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⑤参照适用的规章。 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裁决,因而其程序必须适用我国行政诉讼法,此外在有关审判组织、送达、开庭、委托执行等问题的解决上,也适用人民法院组织法、民事诉讼法以及其他单行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7人已浏览
144人已浏览
111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