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事实收养应当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当事人之间以父母相待。具体可以表现为养子女改随养父母的姓氏,相互之间以父母子女相称;履行抚养、教育义务;有户口簿认识档案等材料。 2、长期共同生活。共同生活是父母子女之间最基本的相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父母子女之间的主要权利义务。 3、实际履行了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表现为父母对子女的抚养、照顾、保护、教育、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相互之间的继承等。 4、亲友、群众或有关单位的认可。与当事人关系密切的亲戚朋友或收养人所在单位对此一般会比较的了解,可以起到见证作用。
事实收养应当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一)当事人之间以父母相待。具体可以表现为养子女改随养父母的姓氏,相互之间以父母子女相称;履行抚养、教育义务;有户口簿认识档案等材料。 (二)长期共同生活。共同生活是父母子女之间最基本的相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父母子女之间的主要权利义务。 (三)实际履行了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表现为父母对子女的抚养、照顾、保护、教育、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相互之间的继承等。 (四)亲友、群众或有关单位的认可。与当事人关系密切的亲戚朋友或收养人所在单位对此一般会比较的了解,可以起到见证作用。
1.《民法典》实施前的“事实收养”原则上予以承认。当事人可以补办收养公证,明确收养关系。 2.《民法典》实施后,收养关系的成立应当依照《民法典》的规定办理,对不具备《民法典》规定形式要件(如登记和公证等)的事实收养,为无效的收养关系,不承认其效力。 3.如果收养人是在1992年4月1日前收养孩子的,可以直接去收养地的民政部门补办收养手续;如果该事实收养的行为发生在《民法典》颁布之后,则不受法律的保护。 4.一旦确认收养关系,该孩子就有继承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00人已浏览
418人已浏览
786人已浏览
1,59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