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著作权保护期限为多少年

2023-03-31 1,327人已浏览
  • 郑春先律师

    郑春先律师律所副主任

    北京海润天睿(天津)律师事务所

    擅长:合同纠纷、继承、刑事辩护、知识产权、企业法律顾问

    近期30天 评分:5.0 服务人数:38

    在线咨询
专业分析
著作权保护期限为多少年,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1、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2、著作权中的发表权保护期限为自然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作者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其著作权不再受保护。 著作权的保护对象: 1、文字作品; 2、口述作品; 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4、美术、建筑作品; 5、摄影作品; 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8、计算机软件; 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不受著作权的保护的对象: 1、不具备作品实质条件,主要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2、为保护国家或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不适宜以著作权法保护 (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2)时事新闻(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中的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单纯事实消息。) 著作权权利的管理: 1、行政管理:指国家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通过行政行为,代表国家对著作权工作进行管理的行为。 2、集体管理:是指著作权人授权有关组织代为集中管理著作权、邻接权的制度。 著作权权利管理的作用: 1、协调著作权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关系; 2、保证著作权人权利的实现; 3、减少和避免纠纷。 邻接权的内容: 1、表演者享有的表明身分、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权利保护期不受限制;其财产权利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表演发生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2、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的保护期自首次制作完成后50年。截止于该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3、广播电台、电视台享有转播、录制、复制自首次播出后50年。截止于该广播、电视首次播放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4、出版者有权许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权利的保护期为十年,截止于使用该版式设计的图书、期刊首次出版后第十年的12月31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三条  本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包括: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视听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
第四条  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行使权利,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国家对作品的出版、传播依法进行监督管理。
第五条  本法不适用于: (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二)单纯事实消息; (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二十条  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改变作品著作权的归属,但美术、摄影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作者将未发表的美术、摄影作品的原件所有权转让给他人,受让人展览该原件不构成对作者发表权的侵犯。
第二十一条  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自然人死亡后,其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在本法规定的保护期内,依法转移。 著作权属于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变更、终止后,其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在本法规定的保护期内,由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享有;没有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由国家享有。
以上律师普法内容,供参考了解。由于每个案件或纠纷的发生背景都不一样,解决方式可能不同,为了更好的帮您解决问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咨询律师详细说明情况,让律师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法师兄与律师联合制作,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11,079位律师在线累积服务3,700万人/次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
  •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 刑罚的轻重高低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
相关问题热门关注
法师兄 律师普法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