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法律事件和事实行为的区别

2023-03-15 44人已浏览
  • 王焕坤律师

    王焕坤律师专职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擅长:公司法、合同纠纷、债权债务

    近期30天 评分:5.0 服务人数:882

    在线咨询
专业分析
法律事件和事实行为的区别具体如下: 1、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 2、法律行为依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事实行为依法律的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 3、法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后果。 法律行为的分类具体如下: 1、单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这是按照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需要几个方面的意思表示而进行的分类。单方法律行为是指依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为,例如债务的免除、委托代 理的撤销、无权代理的追认等。多方法律行为是指依两个以上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例如合同行为等。这种分类的法律意义在于便于正确认定法律 行为的成立及其效力。单方法律行为只要有一方当事人意思表示即可成立;而多方 法律行为则需要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才能成立; 2、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这是按照法律行为是否存在对待的给付而进行的分类。这里所称的对待给付,是指一方为获取对方提供的利益而偿付的代价。有偿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相互之间 享有权利时必须偿付相应代价的法律行为,例如买卖、租赁、承揽等。无偿法律行为是指一方当事人享有权利时不需支付任何代价的法律行为,例如赠与、无偿委 托、借用等。这种分类的法律意义在于便于确立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范围及其责任后 果的承担。有偿法律行为的义务人的法律责任比无偿法律行为义务人的法律责任要重; 3、要式法律行为和非要式法律行为。这是按照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需要具备法律规定的形式而进行的分类。要式法律行为是指法律明确规定必须采取一定形式或履行一定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 例如相关法律规定融资租赁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技术开发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非要式法律行为是指法律未规定特定形式,可由当事人自由选择形式即可成 立的法律行为。区分要式与非要式法律行为对于判定法律行为的成立具有意义,同 时,法律规定某些法律行为须以要式成立,可以督促当事人谨慎进行民事活动,使 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具体并有确凿凭证,从而起到稳定交易秩序的作用; 4、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这是按照法律行为之间的依存关系而进行的分类。主法律行为是指不需要有其 他法律行为的存在就可以独立成立的法律行为。从法律行为是指从属于其他法律行 为而存在的法律行为。例如,当事人之间订立一项借款合同,为保证合同的履行, 又订立一项担保合同。其中,借款合同是主合同,担保合同是从合同。这种分类的法律意义在于便于明确主从法律行为的效力关系; 5、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按行为与原因的关系)。目前现行法上的无因行为包括债权移转、免责的债务承担、债务免除、票据行为、授权行为; 6、财产行为和身份行为(按行为的效果); 7、处分行为与负担行为(按行为的效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第一百三十四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
以上律师普法内容,供参考了解。由于每个案件或纠纷的发生背景都不一样,解决方式可能不同,为了更好的帮您解决问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咨询律师详细说明情况,让律师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法师兄与律师联合制作,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11,079位律师在线累积服务3,700万人/次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
  •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 刑罚的轻重高低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
相关问题热门关注
法师兄 律师普法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