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存在中风险地区人员如何管控?

2020-01-10 500人已浏览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专职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近期30天 评分:5.0 服务人数:1,080

    在线咨询
专业分析
一,中风险地区人员非必须不要离开,如必须离开的(包括因患病且辖区内无法诊治的人员、因日常上学或上班等情况必须跨区域流动的人员)需携带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行时尽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二,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暂停营业;生活服务类场所,应缩短营业时间、限制人员数量和停留时间,减少人群聚集;开放式活动场所,在做好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健康监测、减少人群聚集的前提下可正常营业;客运场站和公共交通工具,严格落实体温检测、戴口罩、通风消毒等措施。 三,企事业单位强化员工健康监测,控制会议频次和规模,尽量减少人员聚集,鼓励具备条件的单位采取错时上下班、弹性工作制或居家办公方式。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院等特殊单位实行全封闭管理,严格落实体温检测和健康监测等措施,加强个人防护,禁止外来人员探视。 四,学校、托幼机构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和病因追踪和清洁消毒制度,一旦发现具有发热、呼吸道等可疑症状的学生及时送医排查。校外培训教育机构和托管机构暂停营业。 五,居民小区恢复执行测温,外来人员加强验码、登记措施,做,好公共部位清洁消毒,暂停开放小区内体育、健身、娱乐等室内活动场所。 六,对中风险地区全部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广大群众要积极配合街道、社区组织的健康排查和核酸检测工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以上律师普法内容,供参考了解。由于每个案件或纠纷的发生背景都不一样,解决方式可能不同,为了更好的帮您解决问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咨询律师详细说明情况,让律师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法师兄与律师联合制作,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11,079位律师在线累积服务3,700万人/次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
  •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 刑罚的轻重高低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
相关问题热门关注
法师兄 律师普法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