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间接正犯的判定

2024-06-20 18人已浏览
  • 丰培铭律师

    丰培铭律师专职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继承

    近期30天 评分:5.0 服务人数:176

    在线咨询
专业分析
间接正犯是在利用他人犯罪的故意支配下将他人作为实现本人犯罪意图的工具,而教唆犯是在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支配下以共同犯罪形式实现本人的犯罪意图。具体而言,两者的构成要件和刑法评价是不同的。间接正犯情况下,利用者的犯罪故意是单独的,和被利用者之间不存在共同的故意,具有承担刑事责任的独立性和直接性,以其利用他人实施的犯罪定罪,一般应从重处罚;教唆犯情况下,教唆者和被教唆者之间在主观上已经达到了意思的沟通与联络,这是一种共同犯罪的故意,而且被教唆者都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能和教唆者构成共同犯罪,同时教唆犯没有自己独立的罪名和刑罚,按所教唆之罪定罪处罚,一般情况下都承担轻于实行犯的刑事责任。二是间接正犯与亲手犯的关系。应当肯定亲手犯的存在,它与间接正犯关系密切,互为消长。 首先,身份犯。不纯正身份犯的情况下,成立间接正犯,不成立亲手犯;由法定身份构成的纯正身份犯,分情形分别成立亲手犯和间接正犯;自然身份构成的纯正身份犯,亦分具体情形分别成立亲手犯或间接正犯。 其次,目的犯。具有特定目的的人可以利用没有特定目的的人实施犯罪而构成间接正犯,而没有特定目的的人是不可能利用他人构成目的犯的间接正犯的,因此,此种情况下的目的犯是亲手犯。 最后,不作为犯。其消极的不作为实际上就是亲手实施犯罪行为,没有必要利用他人实施犯罪,不存在间接正犯的可能性。三是间接正犯中的错误认定。首先,利用者误认为被利用者无责任能力,但实际上被利用者具有完全责任能力情况下,对利用者应当以间接正犯论处;其次,利用者误认为被利用者有责任能力,但实际上被利用者并无责任能力情况下,也应当按照间接正犯来处理。
法律依据
以上律师普法内容,供参考了解。由于每个案件或纠纷的发生背景都不一样,解决方式可能不同,为了更好的帮您解决问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咨询律师详细说明情况,让律师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法师兄与律师联合制作,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11,079位律师在线累积服务3,700万人/次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
  •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 刑罚的轻重高低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
相关问题热门关注
法师兄 律师普法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