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诉讼为例,目前法院对回避的告知主要有两种方式,二者分别在不同时期适用。一是开庭之前送达各方当事人的《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告知;二是开庭时法庭向当事人宣布其享有回避申请权,并询问是否申请,记录在卷。但是,《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所载入的关于回避的内容非常有限,而开庭前的询问也显得程式化,没有对回避和回避理由及其他重要内容予以阐释。笔者认为,在告知的具体做法上应当细致化。 另外,不开庭情况下的回避告知在法律和实务中都是空白。事实上,不开庭情况一般都发生在二审迳行审理或者死刑复核程序中,而这两种程序对当事人来说至关重要。二审是终审程序,其判决为生效判决,具有直接的执行力,关系到当事人实体权益的处分。但是,迳行审理和死刑复核程序因不与当事人构成直接对话关系,因此忽略了回避告知事宜。笔者建议,在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之后,即以书面形式告知当事人审判人员名单、回避理由说明以及申请权行使方式。
针对完善回避申请权告知制度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回避制度的意义在于: 一、从法律上为司法机关清正廉洁创造有利条件。 二、有利于杜绝不正之风。 三、有利于建立健康的组织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申请回避权必须等到开庭审理时才由审判长当庭告知,并当场询问当事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