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解协议的成立。和解协议成立的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合同订立的方式,即债务人以提出和解协议草案的形式向债权人团体发出要约,债权人会议以通过和解协议草案的决议形式作出承诺。债权人会议通过和解协议草案的决议,符合“由出席会议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的过半数同意,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三分之二以上”的条件时,即达成和解协议。 2.和解协议的生效。债务人和债权人达成和解协议,必须经人民法院裁定认可方能生效。这样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和维护程序公正。经债权人会议通过的和解协议,提交人民法院认可的,人民法院应当从协议内容和会议程序两个方面进行审查。如未发现违法情事,则予认可。如果发现违法情事(例如,同一顺序的债权未按比例减让或未按比例分配,未经权利人同意处分了有财产担保的债权或担保权标的物),人民法院可责令债权人会议纠正,也可以裁定不予认可并宣告债务人破产。人民法院认可和解协议的,应当发布公告,终止破产程序。和解协议自公告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和解协议生效后,管理人应当向债务人移交财产和营业事务,并向人民法院提交执行职务的报告。
针对债务人和债权人达成和解协议有哪些?,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在债务关系中,一般会有两个主体,分别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是债的关系中有权利要求另一方(债务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债务人是债的关系中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
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不同如下:1、债权人主要是指预付款者,有权请求他方为特定行为的权利主体,是指那些对企业提供需偿还的融资的机构和个人,包括给企业提供贷款的机构或个人(贷款债权人)和以出售货物或劳务形式提供短期融资的机构或个人(商业债权人);2、债务人通常指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在借债关系中对债权人负有偿还义务的人,在财务会计学的术语中,债务人是指欠别人钱的实体或个人,简单地说,债务人也可以理解成是买方,而对应的债权人可以理解成卖方。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