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到期后,除偿还本金,利息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来偿还相应的利息,法律保护的年利率最高为24%。最高法划定了年利率24%与年率36%这两条线,分不同情况处理支付利息问题。 1、未超过年利率24%的利率 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超过年利率24%不到36%的利率 年利率在24%~36%的民间借贷属于自然债务,如果要提起诉讼,法院不予保护,但是当事人愿意自动履行,法院也不反对。 3、超过年利率36%的利率 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针对贷款合同到期付清本息后还要支付利息吗?,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已付清本金后,合同当事人约定利息的可以要求支付。未约定违约金的,当事人一方违约时,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利息属于合法利息,欠款者应当还款。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无效,借款人不需要还利息。如果利息属于合法的利息,当事人拒不还款的,经出借人起诉后,法院判决生效后,仍不还款的,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