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溯及既往”是一项基本的法治原则。通俗地讲,就是不能用今天的规定去约束昨天的行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追溯既往的法律不得通过。法国民法典规定: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在我国,“法无溯及力”同样适用于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方面。法具有指引作用,无论是确定的指引还是不确定的指引,都是为人们提供一个既定的行为模式,引导人们依法实施自己的行为。而新法颁布之前,并不存在新法提供的既定的行为模式,所以颁布后的新法就不能依据该模式对之前人们的行为去引导。换句话说,新法颁布前人们的行为,只能按照当时的法律来调整。另外,法还具有预测作用,即凭借法律的存在,人们可以预先估计相互间行为的法律后果。但是,未颁布的法,并不为人们预知,自然也就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因此,新法不具有溯及力。现代国家一般通行的原则有两个:首先是“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即国家不能用当前制定的法律去指导人们过去的行为,更不能由于人们过去从事了某种当时是合法但是现在看来是违法的行为而依照当前的法律处罚他们。不少学者认为,“法律不溯及既往”应该是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其次,作为“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补充,许多国家同时还认为法律规范的效力可以有条件的适用于既往行为,即所谓的“有利追溯”原则。在我国民法当中,有利追溯的原则体现为,如果先前的某种行为或者关系在行为时并不符合当时法律的规定,但依照现行法律是合法的,并且与相关各方都有利,就应当依照新法律承认其合法性并且予以保护。在我国刑法中,“有利追溯”表现为“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律在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不认为是犯罪的或处罚较轻的,适用新法。
针对法不溯及既往是一项基本的法治原则,不能用今天的规定去约束昨,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签字、盖章、手印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欠条不需要明确一定要按手印。只要有真实的签名或者按手印,都是有效的。一般来说签字就可以,为了防止双方日后对借条中的重要信息产生纠纷,双方都会选择在借条中的关键位置按手印。
干股东一般是指具有股东形式特征,实际享有股东权利,但未实际出资的股东。一般来说,其他股东为了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引进人才自愿出资,也同意或认可,应确定其股东资格,即使其他股东没有为其实际出资,也应认定其股东资格,未出资部分无其他约定的,按违约处理。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