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发生工伤以后,用人单位私下与劳动者就工伤赔偿达成协议无效,理由是工伤认定、赔偿是国家强制执行的范围,必须通过劳动保障部门来处理,私了协议破坏了国家关于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应属于无效。 我国《劳动法》及《工伤保险条例》中都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对劳动者在劳动中受到的伤害承担法律责任,并规定为强制性的法律义务;《工伤保险条例》还特别强调不具备用工资格的单位或者个人在用工中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其赔偿标准不低于工伤保险待遇;另外,《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合同无效。在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雇工合同“工伤概不负责”是否有效的批复》中强调指出“工伤概不负责”的约定“不符合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也严重违反了社会主义公德,应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你与单位的“私了”及你的承诺,虽然不是在雇工前的约定,而是在事故发生后医疗期间的约定,但实质是免除公司作为雇主的公司协商不成,你可以诉讼到法院。
针对工伤私了后再打官司还能赢吗,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工伤赔偿协议只要在赔偿待遇不低于法定标准的情形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虽然赋予工伤私了的法律效力,由于有的劳动者未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或鉴定完毕后,又存在《民法典》第54规定之情形,当事人也可以申请变更或者撤销。 2、对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而言,认定工伤后,支付待遇主要由社保机构承担属于公权性质,用人单位支付就业补助金和伤残津贴属于私权性质;对于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而言,用人单位将承担全部的工伤保险待遇,属存粹的私权性质。就单位应当承担的赔偿金额,私了并未损害国家的利益,未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属有效。
要看私了协议是否存在显失公平、重大误解,违背了劳动者真实意思表示的。工伤私了协议在具有可变更、可撤销情形时,劳动者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后,确定工伤私了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时,可申请法院撤销或变更私了协议,如法院撤销私了协议的话,劳动者可以再行申请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劳动仲裁。私了协议没有撤销的情况下,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按照工伤保险待遇,让用人单位补足原先双方协议低于工伤保险待遇的差额部分。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