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运输毒品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2022-03-04 14:25:57
推荐答案

江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3-04 回复

专业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1修正)第347条的规定,运输毒品罪,是指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或出于其他原因,明知是毒品而采取携带、邮寄、利用他人或者使用交通工具,为他人运送毒品的非法行为。运输毒品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运输的是毒品,而有意去实施毒品的行为,过失的行为不构成运输毒品罪。所谓“蒙骗”是指行为人受他人雇佣、指使、委派,虽然在客观上实施了运输毒品的行为,但在主观上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其携带的物品中藏有毒品。究竟该如何认定“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笔者认为,在司法实践中一般要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形认真加以分析。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行为人完全属于单纯的运输毒品行为,是为了赚取少量的运费而为他人运输毒品,在整个毒品犯罪环节中处于从属、辅助和被支配的地位,是被组织、雇佣、指使人蒙骗而实施的运输毒品行为,其实际上也完全是被欺骗者。这种情形结合组织、雇佣、指使人的供述和行为人本身实际情况可以得到证实;第二,行为人以前有过毒品犯罪经历,这种情形要结合实际案情加以认真分析,根据查证的证据可以推定其主观上明知的前提下,同时要根据其他证据认真分析其辩解、反证,并能给于合理排除。因此,行为人受他人蒙骗而实施运输毒品的行为,由于主观上没有犯罪故意和过失,不具有刑法评价的意义,依据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不构成犯罪

展开更多

针对运输毒品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爱心律师推荐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销售有毒食品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一般是出于获取非法利润的目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行为。

王译锌律师

贵州国喜律师事务所

运输毒品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和直接故意。根据相关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相关责任,给予相关处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一公斤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集团的主要分子;武装掩护的;情节严重的;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相关精选问答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精选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