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法定退休5年以内或工龄满31年以上的职工经与企业协商一致可实行内部退养办法。内退期间由企业逐月为其发放生活费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生活费标准根据企业支付能力由企业与内退人员协商确定但最低不得低于当地下岗职工第一年的生活费标准即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的121%。解析: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企业职工内退必须同时达到以下几个法律要件方可办理缺一不可1企业富余职工(所谓富余职工是指企业因生产经营发生困难不能正常生产而无法安置工作岗位的这部分职工)2法定的内退条件(国务院1993年第111号令规定法定的内退条件是:“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是:男61岁女55岁。法定内退条件即男55岁女51岁))3职工本人自愿4企业领导同意5劳动部门备案在内退程序上,除了当事人双方的认可和协商一致办理大面积内退期间,应当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应当在工会的监督下进行。国家出台内退政策的目的是达到内退条件的职工因大部分存在年老体弱多病的情况考虑到这部分这部分职工的具体情况结合到企业减员增效发展生产的目的针对有富余人员情况的企业经职工本人自愿可以办理内退。因此国家出台了有关企业职工内退的政策规定并强调严禁企业超出国务院规定办理内退的行为。在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中,任何涉及员工安置分流富余人员等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国有企业的改制前提是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内退达5年后应该办理正式退休结束企业内退状态距法定退休5年以内或工龄满31年以上的职工经与企业协商一致可实行内部退养办法。内退期间由企业逐月为其发放生活费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生活费标准根据企业支付能力由企业与内退人员协商确定但最低不得低于当地下岗职工第一年的生活费标准即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的121%。在企业改制时内退人员也可一次性领取生活费企业为其一次性预缴应缴社会保险费解除劳动关系。对改为非国有企业的经改制前后企业协商一致可将内退人员所需资金一次性划拨给改制后企业由改制后企业按月为其发生活费缴纳社会保险费。
针对企业职工内退有哪些政策?,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企业职工过渡性养老政策内容如下:过渡性养老金是统一制度后“中人”基本养老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新制度(或“统账结合”)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员来说,由于其在此之前的工作年限没有实行个人账户,则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中没能体现这段年限的劳动贡献情况,因而其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不能简单用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而应再加上没有个人账户年限的养老金。
企业内退不是国家统一规定的政策,属于个别企业内部采取的人员新老交替的做法,不对任何企业具强制性约束力。但国家有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提前办理病退政策,在这个年龄阶段内,因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经本人申请,到经办机构指定医院进行病情鉴定,经鉴定符合提前办理病退手续的,可以提前病退。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