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是否存在法定效力: 1,只要是双方经过协商一致,在公平、自愿、合法的基础上订立的合同,都是有法律效力的; 2,否则,所订立的合同就是无效的。一,合同(Cotract): 1,又称为契约、协议,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是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 3,只有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法律约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从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二,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转让人拥有二处以上的农村住房(含宅基地);(2)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转让;(3)受让人没有住房和宅基地,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4)转让行为征得集体组织同意;(5)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地随房一并转让。三,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有下列转让情况,应认定无效:(1)城镇居民购买;(2)法人或其他组织购买;(3)转让人未经集体组织批准;(4)向集体组织成员以外的人转让;(5)受让人已有住房,不符合宅基地分配条件。
针对如何判断合同是否具有法定效力,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企业借款合同想要具有法律效力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符合上述条件订立的合同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否则不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只要内容合法,一般都有法律效力。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一般要满足三个条件: 1、签订合同的行为人应该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内容为双方真实意图的表达。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