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工,汉语词语,意思为职工不请假而缺勤。正常工作日职工不请假或请假未批准而缺勤。员工旷工,自然是违反规定的行为。用人单位对员工进行一定的处罚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处罚过头了,那么违法的就是用人单位了。根据我国《劳动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有权制定厂规厂纪,规范日常工作秩序和职工奖惩。但是,用人单位自己制定的规章不能和国家的法律相违背。《劳动法》第八十九条就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可见,制定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的权利,但如果制定规章制度违反法律规定,则不仅无效,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针对员工请假不批准是违法吗,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职工有正当理由请假,用人单位不批地,就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下几种情况请假的,用人单位应当批准: 1、病假,是指职工本人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进行医疗时,用人单位应当给予的医疗假期。由于职工身体不适才需要休病假,所以,职工只要提供医院出具的证明、履行请假手续,用人单位就必须批准。 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可根据工作年限,享有3~24个月的医疗期。 2、婚假,是指职工本人因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在婚假期间,用人单位需如数支付劳动者工资。这是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3、产假,是女职工的正当权益,如果单位拒绝给女职工休产假,女职工可以依法投诉、举报、申诉、申请调解仲裁、甚至是起诉。 女职工因怀孕、生育,可依法享受相应的产假。 4、丧假,是指职工因家中亲属死亡所享有的假期。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1—3天的婚丧假。
员工家里有事请假不批是否违法,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当员工请病假、婚假、产假的,单位不批是违法的,除此之外的请假不批是合法的。事假,因私事或个人原因请的假不批准也是合法的。 一、病假、婚假、产假、丧假、年假的请假规定 员工请病假、婚假、产假的,单位是必须批准的,丧假由公司酌情批准,年假由公司和员工协商。 1、公司对于员工请病假只有形式上的审核权,患病员工提供医院出具的生病证明,履行请假审批手续,单位不能不批准。 2、婚假是法定的请假理由,符合法律规定手续的员工请婚假,单位原则上应当予以批准,也可以结合工作进度与职工协商具体的休假日期。但是不能拒绝职工休婚假、缩短职工休婚假的时间、休婚假扣工资和再婚者不批婚假。 3、根据《劳动法》及《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规定,女职工因怀孕、生育,可依法享受相应的产假。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4、对于丧假,属于酌情批准。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丧假。不过,对于具体的操作标准,却没有明确说明。通常丧假由用人单位自主决定,多数企业规定,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丧假,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可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除直系亲属以外的其他亲属死亡的,由公司决定是否批准员工的请假。 5、带薪年休假,与单位协商。 带薪年休假是法定的请假理由,不过带薪年休假并非想休就能休,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或集中休假或分段休假。也就是说,请带薪年休假,需要提前和用人单位打招呼,合理安排好工作后,才能享受带薪年休假。 二、员工请事假的规定 员工请事假的批准权在于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员工请事假的具体情形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批准事假属于用人单位的自主管理范围,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事假没有强制性的规定,故事假的管理依据一般是以劳资双方的劳动合同和企业规章制度为准。 只要用人单位完善自身的规章制度,明确员工请事假的流程及批准权限,结合员工休假理由及所在岗位工作的需要,不批准员工的事假申请,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如果员工提出请事假,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批准; 若员工在请事假到期后尚未返岗工作的,不要盲目的按照旷工进行处理,应当根据其留存在地址和联系电话进行了解情况,先要求其返岗工作,然后再按照规章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并保留相应的书面证据。 事假的管理: 员工提出请事假的,应由本人事先亲自提出书面申请,填写《请假审批单》,明确请假的类型、事由、请假的时间,签字确认后再按用人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权限进行审核批准,由主管领导签字审批后,报人事部门备案。 如果员工提出请事假,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批准;若员工在请事假到期后尚未返岗工作的,不要盲目的按照旷工进行处理,应当根据其留存在地址和联系电话进行了解情况,先要求其返岗工作,然后再按照规章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并保留相应的书面证据。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