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登记面积,是指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登记的房屋面积,是商品房最终的确定面积,也是商品房计价的最终依据。合同约定面积与产权登记面积有差异的,以产权登记面积为准,因而产生了面积误差的纠纷问题。按套(单元)计价时,是以整个商品房为计价单位,不涉及到单位建筑面积或套内建筑面积计价问题,因而就无从谈起面积差异处理问题。法律、法规就按建筑面积、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产生面积差异作出了相关的规定。按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计价的,当事人应当在合同中载明合同约定面积与产权登记面积发生误差的处理方式;若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可以按以下原则处理: 1、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购房者请求解除合同的,法院不予支持; 2、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购房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经支付的房屋价款及其同期的银行利息; 3、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购房人可以同意继续履行合同;此时,又要分为两种情况处理:一是当房屋实际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时候,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屋价款由购房人按照约定的价格补足,而面积误差比超出3%部分的价款由开发商承担,相应的房屋产权归购房人;二是当房屋实际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时候,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价款及其利息由开发商退还给购房人,面积误差比超过3%部分的价款由开发商双倍返还给购房人。
针对买房的约定面积和产权登记面积有什么区别?,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购房时合同约定面积与产权登记面积出现不符的,双方按照合同中约定的处理方式处理;如果合同没有约定的,则如果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的,按照实际面积结算房款;如果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过3%的,则购房者可以要求解除购房合同退房。并且购房者可以要求卖方赔偿自己因此造成的损失。
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的区别如下: 建筑面积亦称建筑展开面积,它是指住宅建筑外墙外围线测定的各层平面面积之和。它是表示一个建筑物建筑规模大小的经济指标。它包括三项,即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 占地面积是指建筑物所占有或使用的土地水平投影面积,即项目取得的土地使用证上所载面积指标。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