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不得要求消费者提供与消费无关的个人信息。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经营者未经消费者本人同意,不得以任何理由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向第三人披露。前两款所称的个人信息,包括消费者的姓名、性别、职业、学历、联系方式、婚姻状况、收入和财产状况、指纹、血型、病史等与消费者个人及其家庭密切相关的信息。
针对营业者不得进行哪些内容的披露,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在申请挂牌时需要披露的文件包括招股说明书、募集说明书、上市公告书、法律意见书、公司章程、主办券商推荐报告等,这一阶段的信息披露文件,主要是向投资者全面介绍拟挂牌公司的相关情况。 成功挂牌之后,需要披露的文件主要包括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其中,定期报告又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季度报告。年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的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中期报告。中期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季度报告。季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第3个月、9个月结束后的1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而临时报告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一般说来凡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案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披露,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当然,除上市公司应履行信息披露业务外,很多非上市公司根据行业监管要求也应当进行信息披露,比如近年很火热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小额贷款公司等等。
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向投资者披露的信息包括: (1)基金合同; (2)招募说明书等宣传推介材料; (3)基金销售协议中的主要权利义务条款; (4)基金的投资情况; (5)基金的资产负债情况; (6)基金的投资收益分配情况; (7)基金承担的费用和业绩报酬安排; (8)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9)涉及私募基金管理业务、基金财产、基金托管业务的重大诉讼、仲裁; (10)中国证监会以及中国基金业协会规定的影响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其他重大信息。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