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二十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2、认定工伤后,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二条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3、根据鉴定的劳动能力等级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针对一般发生工伤事故后应该走哪些步骤,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工伤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治疗后相对稳定,影响劳动能力的,应申请鉴定,根据不同的残疾等级,补偿是不同的。补偿为:医疗费用、残疾补助、就业补助、医疗补助、停工留薪工资、伙食补助、护理费等。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为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自事故伤害发生起三十日内确定为职业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在特殊情况下,经同意,可适当延长申请期限。
处理交通事故的一般流程如下: (1)第一时间报案。发生交通事故后,要及时拨打122报警电话,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之后,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 (2)现场处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 (3)责任认定。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作用大小等,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作出认定。 (4)裁决处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对肇事责任人予以警告、罚款、吊扣、吊销驾驶证或拘留的处罚。 (5)损害赔偿调解。对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的赔偿,按照有关规定和赔偿标准,根据事故责任划分相应的赔偿比例,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双方同意达成协议,由事故调解人员制作并发给损害赔偿调解书。 (6)向法院起诉。如双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调解无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终止调解,并发给调解终结书,由当事双方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7)保险理赔。交通事故的责任明确后,可以直接找保险公司理赔。当然,也可以在事故发生时及时联系保险理赔员,或者向法院起诉时,同时将保险公司列为被告。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