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行为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就构成遗弃罪;如果未达到情节恶劣程度就不构成遗弃罪。 遗弃罪(我国刑法第261条),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所谓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是指家庭成员中具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 (1)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 (2)虽有生活来源,但因病、老、伤残,生活不能自理的; (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 除了对于具有这类情况的家庭成员外,不发生遗弃的问题。
针对离婚遗弃行为的构成条件是什么?,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我国刑法规定构成遗弃的条件包括:遗弃的对象须是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的人;行为人对前述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具有法定的扶养义务;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扶养能力;行为人拒绝扶养并且行为达到恶劣的程度。
遗弃罪有下列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履行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 此外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行为人必须负有扶养义务。这是构成本罪的前提条件。 2、行为人能够负担却拒绝扶养,能够负担,是指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并有能够满足本人及子女、老人的最低生活标准(当时当地的标准)外有多余的情况。 3、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