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规定,我国法定节假日包括三类。第一类是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法定),包括:新年(1月1日放假1天)、春节(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放假3天)、劳动节(5月1日放假1天)、国庆节(10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清明节(放假1天)、端午节(放假一天)和中秋节(放假一天)。 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包括: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儿童节(6月1日13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第三类是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具体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在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的其他休假节日,也应当安排劳动者休假。
针对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哪些法定节假日,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国家法定节假日包括如下: 1、元旦,放假1天; 2、春节,放假3天; 3、清明节,放假1天; 4、劳动节,放假1天; 5、端午节,放假1天; 6、中秋节,放假1天; 7、国庆节,放假3天。 一、法定节假日加班的工资计算如下: 1、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法定休假日对劳动者来说,其休息有着比往常和休息日更为重要的意义,不能用补休代替,必需支付加班费。 二、法定节假日不支付加班费的解决方法如下: 1、协商解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就争议事项进行商量,使双方消除矛盾,找出解决争议的方法; 2、企业调解。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企业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自觉履行; 3、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一般由所在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当发生争议的单位与职工不在同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时,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 4、法院判决。当事人任何不服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法院将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程序进行。 总之,国家法定节假日主要有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总天数为11天,对于在国家法定节假日需要加班的,是需要按照不低于劳动者当天工资的三倍来进行加班工资的支付的,如果公司不按照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是可以通过相关的途径进行解决的。
国家法定节假日包括如下: 1、元旦,放假1天; 2、春节,放假3天; 3、清明节,放假1天; 4、劳动节,放假1天; 5、端午节,放假1天; 6、中秋节,放假1天; 7、国庆节,放假3天。 一、法定节假日加班的工资计算如下: 1、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法定休假日对劳动者来说,其休息有着比往常和休息日更为重要的意义,不能用补休代替,必需支付加班费。 二、法定节假日不支付加班费的解决方法如下: 1、协商解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就争议事项进行商量,使双方消除矛盾,找出解决争议的方法; 2、企业调解。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企业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自觉履行; 3、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一般由所在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当发生争议的单位与职工不在同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时,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 4、法院判决。当事人任何不服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法院将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程序进行。 总之,国家法定节假日主要有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总天数为11天,对于在国家法定节假日需要加班的,是需要按照不低于劳动者当天工资的三倍来进行加班工资的支付的,如果公司不按照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是可以通过相关的途径进行解决的。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