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船舶的适航(适拖)性与保险人的赔偿义务是怎样的?

2020-04-07 18:09:45
推荐答案

新疆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0-04-07 回复

专业分析:

船舶适航的含义。适航是指船舶在各方面适于预定航次的航行,具备承受该航次中可能遇到的一般海上风险的能力,使船舶处于安全航行状态。适航保证是海上保险中最重要的默示保证,我国《海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承运人在船舶开航前和开航当时,应当谨慎处理,使船舶处于适航状态,妥善配备船员、装备船舶和配备供应品,并使货舱、冷藏舱、冷气舱和其他载货处所适于并能安全收受、载运和保管货物。” 1906年英国海上保险法第39条对船舶适航的默示保证作了详细的规定:(1)航程保单存在船舶在该航程开始时必须适合于承保的特定航行目的的默示保证;(2)如果船舶停泊在港内保单生效,还存在在风险开始时其合理适合于承担该港内正常风险的默示保证;(3)如果保单涉及有不同航段构成的航程,在此期间船舶需要不同种类的设备或不断准备消耗品,就存在船舶在每一航段开始时拥有适合该航段的消耗品或设备的默示保证;(4)只要船舶在各方面合理适合于承担承保航程的正常海上风险就被视为适航;(5)定期保单不存在船舶必须在航程的任何航段适航的默示保证,但是,在被保险人知情的情况下船舶处于不适航的状态出海,保险人对因不适航所造成的损失不负赔偿责任。 船舶适航的默示保证包括三个方面:(1)船壳和机器设备;(2)船长和船员;(3)燃料和给养。船舶必须在这三个方面合理地适合承担在承包航程中所可能遭遇的一切正常海上风险。长期以来,船舶适航的具体标准一直是一个事实问题,而不是一个法律问题,因为法律无法对具体船舶的适航划出标准界线。而事实上在船舶管理方面,我国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对包括船舶的定期检验、出港签证等予以了规范,而有关证书等并不是认定船舶是否适航适拖的唯一标准,尚需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判断。 保险船舶未经登记和检验是否就属不适航。本案退役潜艇未经登记和检验情况属实,但这不能与船舶不适航划等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规定,凡从事海上运输的机动、非机动船舶,以及其他水上移动装置,必须进行法定登记。船舶登记的目的,一是可以明确产权,二是便于加强管理。“X船务”未执行国家对船舶登记管理的规定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但这一违规行为与船舶是否适航没有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承拖方在起拖前和起拖当时,应当谨慎处理,使拖轮处于适航、适拖状态,妥善配备船员,配置拖航索具和配备供应品以及该航次必备的其他装置、设备。被拖方在起拖前和起拖当时,应当做好被拖物的拖航准备,谨慎处理,使被拖物处于适拖状态,并向承拖方如实说明被拖物的情况,提供有关检验机构签发的被拖物适合拖航的证书和有关文件。” X船务未申请有关检验机构签发适拖证书寸有过错,但这一过错行为又因其通过海军4821厂出具的一份有关潜艇符合海上航行要求的证明,以及经拖轮船长检查认可拖带条件而得到弥补。被保险人未经登记和检验等情况在填写和签发保险单的过程中都如实告知了保险人,当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再以此作为船舶不适航的理由拒赔保险金显然依据不足。

展开更多

针对船舶的适航(适拖)性与保险人的赔偿义务是怎样的?,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爱心律师推荐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海牙规则》规定,承运人使船舶适航的责任限于限于开航前和开航时。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船舶买卖合同若出现纠纷,属于民事纠纷的一种,适用《民法典》关于三年诉讼时效的规定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相关精选问答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精选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