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可以注销公司?一般来说,属于下列原因之一的,应该在清算结束之日起30日内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1、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2、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3、股东会决议解散;4、公司因合并分立解散;5、公司被依法责令关闭。相关内容链接:公司注销后如何进行责任人的认定?首先,如果这个公司是走破产程序的,就应该按破产来进行清偿。公司到工商部门登记注销的时候,工商部门是要对其进行审计的,如有未清偿的债务,工商部门是要督促其清偿的,清偿完毕才予以注销。有债务存在,不得进行注销。可要求工商部门撤销其行政行为。但是,实际上,这一步还是挺难以实现的。公司注销,其民事主体资格即消灭,正常情况下,本不存在也无法追究其民事责任。但如果存在其他当事人如股东、董事、监事、经理等应对该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情形,则可以以其他当事人为被告,直接对其追究相应的民事责任。在公司注销的过程中,如果股东没有依法履行必要的清算义务,应对债权人的损失承担法律责任。其次,在注销公司的过程中,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清算组成立后应当公告、通知债权人,以便债权人及时申报债权。公告是面向不特定的任何人,其法律效果是对尚未知道或不确定的债权人产生告知的效果,而通知则是针对特定的、已知的债权人的专门告知。这两项义务指向的对象不同,不能相互替代。股东作为公司终止的直接决定者和公司清算后剩余资产的最终受益者,应组织好公司的清算工作,依法妥善处理好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另外,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清算告知债权人申报债权时,应当以通知为原则,只有通知不能传达时,才可以公告形式告知,换句话说,公告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告知手段。
针对公司注销后怎么办理责任人认定,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公司到登记机关办理公司注销程序之前一定要依法进行公司清算,包括终止生产经营销售活动、了结公司事务、了结民事诉讼、清理债权和债务和分配剩余财产等。具体步骤如下:成立清算组;展开清算工作;清算组自成立之日起接管公司,开展以下工作:接管公司财产,了结公司未了业务,收取债权,清理债务,分配剩余财产,注销公司法人资格并吊销营业执照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销手续是: 1、成立清算组,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2、制定清算方案并报确认; 3、制作清算报告; 4、办理注销登记,进行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应当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公司财产在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