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系亲属,即相互之间有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的上下各代亲属,如父母与子女、外祖父与外孙子女等。供养亲属是指由工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包括该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等。因此,供养亲属一定是直系亲属,而直系亲属未必一定是供养亲属。 划分和确定供养亲属有以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颁布);(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1953年1月26日劳动部颁布);(3)《劳动保险问题解答》(1964年全国总工会);(4)《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2003年9月23日劳动部颁布);(5)《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劳动保障部函[2004]256号)
针对供养亲属和直系亲属的区别是什么, 直系亲属与供养亲属的区别是什么,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供养直系亲属是指为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家庭生活的稳定,根据劳动保险实施细则支持直系亲属的规定,其主要生活来源,依靠工人供应,必须列为工人支持直系亲属,一旦工人发生事故,其直系亲属将得到补偿的行为。职工供养亲属,是指该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
供养直系亲属,是指依靠职工(离退休人员)生前的工资(养老金)作为维持生活来源的直系亲属。确定供养直系亲属时,一要看是否是直系亲属,二要看直系亲属是否符合供养条件。具备这两方面的条件,才能列为供养直系亲属。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