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6条规定,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可以通过公开协商等方式实行承包经营。可见,荒山承包合同为土地承包合同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荒山承包问题,意思表示一致所达成的协议,属债权性质的合同。其作用有三: 一是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便于当事人依照合同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二是承包方通过签订合同,取得承包地的承包经营权; 三是作为解决承包合同纠纷的重要依据。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2条规定:“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目前,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主要有债权说与物权说两种对立的观点。我们认为,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所确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对所承包的土地直接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因而是物权性质的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作用主要是保障承包人对发包人的土地进行使用和收益,因而应属于他物权中的用益物权。主要表现在: 第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权利,其内容不能由当事人通过承包合同任意创设。《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6条规定:“承包方享有下列权利: (1)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 (2)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上述权利完全是物权性质的权利。 第二,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排他的支配性,其保护带有明显的物权特征。《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在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擅自收回承包地、不得调整承包地,其保护带有物权的性质,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害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都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该法第54条规定:“发包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返还原物、恢复原状、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1)干涉承包方依法享有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2)违反本法规定收回、调整承包地; (3)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4)假借少数服从多数,强迫承包方放弃或者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而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5)以划分‘口粮田’和‘责任田’等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标承包; (6)将承包地收回折顶欠款; (7)剥夺、侵害妇女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8)其他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从以上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方式来看,我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已经完全具备了物权保护的特征,具有明显的物权属性。
针对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中关于承包经营的规定有哪些,其作用是怎么规定的,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农村土地承包人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而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土地承包经营权就是公民集体对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由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权利内容由合同约定。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有以下作用:土地经过确权之后,颁发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能够极大保护好你的经营权利,是一个具备法律效益的证书;能够有利于完善农村土地的承包关系,这种关系更加合法化,避免产生纠纷问题;对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够解决原始数据或者资料保护不力的问题;就是能够深化农村的改革,对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