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婚前财产公证不是法律上规定的必须公证才生效的事项,它遵循的是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其具体程序是:协议双方当事人应共同到有管辖权的公证处申请办理,填写公证申请表,提交申请人的身份证明,财产权利证明,婚前财产协议书(当事人没写协议的公证员可以应当事人的要求代为书写),其它证明材料。公证员在办理婚前财产公证中,除要认真审查当事人的主体资格是否具备,意思是否表示真实、协议的内容是否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外,认为还要注意审查以下几个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当事人获得财产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接受赠与的,有继承……等。但在财产的权属问题上,并不是都不存在争议。还有的个别的当事人,在准备结婚前,共同出资购房,购买家具、电器等物品,但财产权利凭证上只写了一方的姓名,实际上在这样的财产的权属问题上已存在着问题。因此,公证员在办理此类公证时,一定要注意审查双方当事人在约定的财产权属上是否存在纠纷,协议中财产的归属,债权债务处理的内容上是否明确,要做到双方当事人无异议才能办理公证。2、对没有房屋产权凭证的婚前财产公证,要注意收集当事人购置财产时给付款项的证明材料。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当事人已实际占有、使用房屋,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未获得房屋的产权凭证;还有的当事人,购买了房屋,在房屋还未交付、产权凭证未获得前就准备结婚而申请办理婚前财产公证。对这类当事人,公证员要注意了解房屋的来源,房屋的付款情况,房屋的使用、装修等现状,并收集相关的证明材料,同时应向另一方当事人进行应证,只要另一方当事人认可对方婚前财产的情况属实,并对财产权属的约定无异议,笔者认为这类婚前财产协议,可以公证。3、注意审查当事人申请办理婚前财产公证的原因。对不符合要求的申请不予受理。有的当事人在婚前单方到公证处申请办理婚前财产公证,他们认为要求对方当事人到公证处办理婚前财产公证有伤感情。对这种公证申请,应不予受理。同时公证员要给当事人做耐心的讲解,告知其办理婚前财产的目的、意义,鼓励当事人要打破传统的婚姻观念;告知其办理公证,需要双方当事人到公证处亲自办理;告知其将申请办理婚前财产公证的时间放在临结婚前或结婚后。4、注意审查再婚当事人或另一方系再婚当事人提供的财产权利凭证,做到约定的财产无产权纠纷。在婚前财产公证中,有的当事人由于有婚姻失败的经历,对再婚就显得格外的谨慎,为了避免再次离婚而发生财产纠纷,对婚前的财产申请办理公证。公证员在办理此类公证时,要注意审查当事人公证的财产是否是属于本人所有,有无产权纠纷。要求当事人要提供离婚证和离婚协议,审查财产的权属。只有搞清了财产的权属,做到约定的财产无争议、无产权纠纷,才能使公证的协议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5、对未婚夫妇申请办理的婚前财产公证,要注意在双方达成的协议和公证词中载明协议生效的时间,即经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签名、公证)、办理结婚登记后生效。因为这类财产协议的主体是特定主体,只有在双方当事人办理结婚登记后,双方当事人的婚姻关系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签订的婚前财产协议对双方当事人才有约束力。否则,反之。
针对办理婚前财产公证需要注意什么,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注意下列问题: 1.双方要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申请表格; 2.当事人是否已经结婚并不影响办理婚前财产公证; 3.注意审查婚前财产协议中的内容,约定的财产要做到双方当事人无争议; 4.对没有房屋产权凭证的婚前财产公证,要注意收集当事人购置财产时给付款项的证明材料。
1、婚前财产协议可以涉及财产协议中为自己所有、共有的部分,或者为自己所有、共有的部分。如果协议是共同的,可以约定为共同的或部分的。 2、婚前财产协议可以约定夫妻所有财产,也可以约定夫妻部分财产;可以约定婚后的全部财产,也可以约定婚前自己的财产;既可以是一般协议,也可以是具体协议;可以约定财产的所有权,也可以约定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可以约定家庭生活费负担和债务清偿责任,也可以约定婚姻关系终止时财产的分割。 3、本协议所涉及的财产所有权发生变更,并依法需要办理登记手续的,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办理有关手续,否则可能产生财产所有权转移或者虽发生所有权转移但不对抗第三人的法律后果。本协议涉及的动产所有权发生变更的,应当按照约定交付。 4、婚前财产协议应当载明协议内容,以婚姻登记为有效条件,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