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快速导航

法律对离婚财产保全有哪些规定?

更新时间:2022.06.29

申请财产保全,可以在起诉前申请,也可以在起诉之后、判决之前申请。财产保全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在离婚案中,法院决定执行保全措施,将根据申请,对夫妻共同财产予以查封、扣押、冻结。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阶段申请保全,所需要的条件是有所差别的。 起诉离婚前的财产保全 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当事人可以在提起诉讼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 一、起诉离婚前申请财产保全需要什么条件? 《民事诉讼法》第101规定,诉讼前的财产保全应具备两个条件: 1、必须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如夫妻一方发现另一方的有转移财产的情况。 2、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驳回申请。之所以要提供担保,是因为《民事诉讼法》第105条规定:“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损失。”担保是为了保障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需要提供的担保是多少呢?提供的担保的数额相当于请求保全的财产数额。但是情况特殊的,人民法院也可以酌情处理。 二、申请之后怎么提供担保? 诉前申请财产保全,申请人一定要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法院会裁定驳回申请。 是否采取保全措施,法院应在收到申请后48小时内作出裁定。申请人应在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30日内提起离婚诉讼,否则法院将会解除保全。 财产保全期间,申请保全人提供的担保不足以赔偿可能给被保全人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责令其追加相应的担保;拒不追加的,法院可以裁定解除或者部分解除保全。因此,要想财产得到继续保全,在法院责令追加担保时,应及时追加。 离婚诉讼中的财产保全 离婚诉讼中的财产保全,是指在离婚诉讼过程中,为保证将来作出的分割财产的判决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当事人申请或者法院主动依职权,对当事人的财产或争议标的物采取强制保护措施的保障活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基于国家赔偿的压力,一般不会主动地依职权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一、离婚诉讼中财产保全需要的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0条规定,当事人申请诉讼中的财产保全只有一个条件,即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 二、申请之后怎么提供担保? 对诉讼中的财产保全是否需要提供担保,这个跟诉前财产保全不一样,是否提供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九条规定,当事人在诉讼中申请财产保全,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中遭遇家庭暴力且经济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要求提供担保。但是若法院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而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那么人民法院将驳回申请人的申请。 责令申请人提供财产保全担保的,担保数额不超过请求保全数额的30%;申请保全的财产系争议标的的,担保数额不超过争议标的价值的30%。
展开更多

针对法律对离婚财产保全有哪些规定?,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爱心律师推荐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律师普法
更多 >

财产保全法律法规具体内容如下:1、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更多>>

相关短视频
更多 >
1'05

起诉离婚,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于夫妻共同...更多>>

专业问答
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更多>>

法师兄 生活法律常识 婚姻家庭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