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放虚假危险物质治安处罚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指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而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 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规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依法照前款规定处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因此,如果行为人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或者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氟乙酰胺、氟乙酰钠、毒鼠硅、甘氟原粉、原液、制剂五十克以上,或者饵料二千克以上的,或者造成急性中毒、放射性疾病或者造成传染病流行、暴发的,或者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或者造成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丢失、被盗、被抢或被他人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都可以被追诉。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既遂标准是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投...查看原文
2投放虚假危险物质处罚多少
《刑法修正案(三)》新增了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对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编造恐怖信息、故意传播的行为进行了严厉处罚,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刑法修正案(三)》,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一个新增的罪名,其处罚与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编造恐怖信息、故意传播有关。 虚假危险物质投放行为的法律责任及处罚措施 虚假危险物质投放行为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涉及公共安全和人身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虚假危险物质的投放行为,法律规定了明确的法律责任和相应的处罚措施。一般来说,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的行为将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如罚款、拘留甚至刑事拘留。处罚金额的具体数额将根据投放物质的性质、数量、危害程度等因素进行评估。此外,相关部门还会采取其他行政措施,如吊销相关许可证、禁止从事相关行业等。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身体...查看原文
3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危险犯吗?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指行为人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只能出于故意,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认定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标准应当是指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上必须为故意,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客观上表现为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对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人,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三节 共同犯罪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查看原文
4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构成要件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一款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一、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能判多少年?犯罪行为人的行为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判处其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二、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会判多久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判刑: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查看原文
5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概念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刑法修正案(三)》中新增的一个罪名“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别1、侵犯的客体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投放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2、投放的物质属性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是不具有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原体等危险属性的物质、投放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必须是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原体等物质。3、故意的内容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以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为故意内容的、投放危险物质罪则是以危害公共安全为故意内容的。构成要件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主观方面...查看原文
6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别是什么
1、侵犯的客体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投放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2、投放的物质属性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是不具有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原体等危险属性的物质、投放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必须是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原体等物质。3、故意的内容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以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为故意内容的、投放危险物质罪则是以危害公共安全为故意内容的。投放虚假危险物质是严重的扰乱了我国的社会秩序,是很容易导致公民的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只要一旦实施行为那么就会承担法律的责任,但一般在认定犯罪实事时就会从案件的客观、客体、主观、主体各要件来进行确定,这样才能让案件可以顺利的处理,所以,案件的处理都是有法律依据的。...查看原文
7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可以取保吗?
关于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可以取保吗,只要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羁押在看守所,符合条件的就可以申请办理取保候审。...查看原文
词条目录
看完词条还不懂,在线问律师吧
3分钟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