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了犯罪和犯法的区别。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的行为,而违法则是指违反民商事法律规范或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虽然违法包含了犯罪,但违法不一定犯罪。在刑事法律中,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会受到刑罚的处罚。而违法则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或受到行政制裁。
犯法不是一个法律术语,违法才是法律术语。广义上讲,违反民商事法律规范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违反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俗称犯罪);所以违法是包含犯罪的,违法不一定犯罪。但老百姓习惯称犯罪为犯法。下面仅分析犯罪和违法的区别:第一,社会危害程度不同,违法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没有触犯刑法。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第二,处罚的方法不同:违法,民事违法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犯罪,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刑罚。
犯罪和犯法是一个意思吗
犯罪和犯法不一样,犯罪是指必须承担刑事责任(可能还会附带民事或者行政责任)的违法行为,从狭义上讲,是指触犯我国刑法所明文规定的行为。犯法是一般的违法行为,只会承担民事或者行政责任。犯罪是侵犯法益的行为。违法构成要件要素的行为也被我国刑法理论成为危害行为。刑法上的行为,是指基于人的意识实施的客观上侵害法益的身体活动。具有有体性、有意性和有害性三个特征。有体性,是人的身体活动,包括积极活动与消极活动。所以,思想被排除在行为之外,随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行为是客观的,外在的表现,能够改变客观世界,侵害法益。有意性,是人的意识,基于人的意识而做出的。这是行为的主观要素。
所以,无意识的举动被排除在行为之外,随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譬如身体的痉挛、抽搐、梦中的动作等,并非行为。有害性,是行为必须客观上侵害了法益,这是行为的实质要素,违法构成要件所规定的行为,都是侵害法益的行为。所以,没有法益侵害性的行为被排除在行为之外,随之也被排除在犯罪之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全文98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