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x月x日x时x分,xxx驾驶x号x车沿x线由dux向x行驶,行至x处道路时,与由x向x的xxx相撞,致xxx的交通事故。经xxx的亲属与被害人xxx的亲属协商,达成赔偿协议,且已经按照协议赔偿了被害人近家属的损失,取得了xxx的近亲属xxx的谅解,表示不再追究xxx的民事赔偿责任,并积极配合到公安、司法机关提出建议,不再追究xxx的刑事责任。
谅解人:xxxx
年x月x日
肇事者赔偿后对方出示谅解书是可以从轻处理减刑的。缓刑适用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剥夺政治权利以及死刑两个刑度带之间。交通肇事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可以在六个月至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对于取得被害人或其家属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罪行轻重、谅解的原因以及认罪悔罪的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交通事故三年以下的可以适用缓刑,但能否适用缓刑以法院判决为准。
一、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构成要件
1、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
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应负交通事故责任,没有违章行为的当事人不负事故责任。
2、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了损害事实。
损害他人健康的客观存在是构成侵权损害民事责任的前提。如果没有造成损害,或者某种行为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并没有成为客观事实,就谈上交通事故责任。
3、交通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所谓因果关系,是指交通事故中,客观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违章行为与这起交通事故的发生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是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一个重要条件。
4、交通事故当事人主观上的过错、过失。
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交通事故当事人心理上存在着过失,即当事人对发生交通事故应预见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知道违章行为可能引起交通事故却轻信能够避免。如果当事人存在着故意造成的不属于交通事故的范畴。
交通事故责任者,必须具备以上四个要件。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和其他诉讼权利。
诉讼参与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
第十五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