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民法典的规定,遗产继承的范围,一般包括以下的7种情况。分别如下:1、公民的合法收入;2、公民的房屋、储蓄、生活用品;3、公民的树木、牲畜和家禽;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5、法律允许公民个人所有的生产资料;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7、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如何确定遗产继承范围
遗产是指死者生前个人所有的财产和根据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其他合法权益。主要包括:
死者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合法财产(收入、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林木、牲畜和家禽;
法律允许的所有生产资料;
文物、资料、债权、债务和法律规定的其他合法权益(如著作权、财产权——稿酬、奖金等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如果家庭财产未分割,应先析产,确定哪些财产属死者所有,只有属死者的那份财产才能列入遗产范围。死者生前赠与他人的财产也不能列入遗产范围。
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的财产,不能当做遗产(如租赁的房屋、承包地、自留地、鱼塘等)经国家有关机关鉴定认为应由国家保存的文物、档案、文件、物件等,应归国家所有,不能列入遗产。上交国家后,有关机关给予的报酬,可列入遗产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的定义】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全文53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