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行为人实施了拿个喇叭叫还钱的行为,没有达到扰乱公共秩序的程度,也没有造成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结果,原则上来说是不属于违法行为,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要看行为人实施该行为是否在公共场所,以及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秩序。
一、散播谣言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散布谣言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具体责任如下:
1、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要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
2、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尚不构成犯罪的,要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3、如果散布谣言,构成诽谤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一、诽谤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须有捏造一种事实的行为;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
二、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2、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
4、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总之,散布谣言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通常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构成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被人胁迫犯罪是否犯罪
被人胁迫犯罪算犯罪。在被他人胁迫法嘴的这种情形下,即使是犯罪,也只是属于胁从犯。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胁从犯有什么特点
1、胁从犯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共同犯罪人中的主犯和从犯,虽然作用有所不同,但从主观上来说都是自觉自愿地参加犯罪的,在共同犯罪中都居于主动地位。而胁从犯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是被动地参加犯罪。胁从犯本来没有犯罪意图,因为遭受他人的威胁强迫,为了避免本人及其近亲属遭受伤害或不利,不得不实施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乃是受胁迫的结果,其主观上不愿意犯罪,或者说实施犯罪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意愿,其参与犯罪具有一定的消极性;
2、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较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是以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为主要标准的。主犯、从犯、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呈现出递减趋势。胁从犯之所以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不仅仅在于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更重要的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比较小。胁从犯就是依照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而划分出的一类独立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应当小于主犯和从犯;
3、胁从犯两个特征之间的关系。被他人胁迫参加犯罪,这是胁从犯的本质特征。在共同犯罪中应当起较小作用,这是胁从犯的法律特征。胁从犯的认定应当坚持这两个标准的统一,即不仅要看行为人实施犯罪时是否遭受他人胁迫,而且还要衡量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只有行为人被他人胁迫参加犯罪,并且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时,才能说行为人是胁从犯。
三、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犯法吗
根据我国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为人做出了背信损害上市公司的行为后,是否涉及利益犯法构成犯罪,认定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实施行为是否在法规、章程规定的范围之内;第二,致使公司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后是否有补救;第三,是否对上市公司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如果行为人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没有对上市公司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不以犯罪论处,只作为一般违法行为处理。
全文1.5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