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满足什么条件可以领取住房补贴
1、对职工因未享受国家福利分房政策,或虽已享受国家福利分房但未达规定面积标准的,单位按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补贴标准,一次性或按月计入职工个人所在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专用账户的住房补贴,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对无住房职工或住房面积未达到规定标准的职工,发放的现金补贴。住房补贴发放的原则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由各地政府根据当地经济适用住房平均价格、平均工资,以及职工应享有的住房面积等因素具体确定。
3、住房补贴发放的对象是职工,目前,经济发达地方的机关和事业单位已经实施,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参照执行,经济欠发展的地区还无法实施。
4、已按房改优惠政策购买了规定面积标准住房的职工不享受住房补贴;承租公有住房的职工在自愿退出所租住的住房后,可以享受住房补贴。职工住房面积未达到规定标准的住房补贴办法和职工住房面积标准按地方政府规定施行。
以云南为例:事业单位住房补贴有关计算公式
一、房价收入比
房价收入比=当地建筑面积为6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的平均价格÷当地1997年双职工家庭平均工资。
二、住房补贴标准
1.每平方米基本住房补贴额=经县以上人民政府审定的每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平均价格(元)÷2-1997年职工年平均工资×4÷60(平方米)。
2.每平方米工龄住房补贴额=原房改政策的工龄折扣(元/平方米)×1995年12月31日以前的工龄(年)。
3.住房补贴=基本住房补贴+工龄住房补贴。
三、全额补贴、差额补贴和一次性补贴
1.全额补贴。
每月住房补贴额=(当地每平方米基本住房补贴额+每平方米工龄住房补贴额)×与受补贴人员职级相应的住房补贴面积标准÷应补贴总月数。
2.差额补贴。
每月住房补贴额=(当地每平方米基本住房补贴额+每平方米工龄住房补贴额)×应补贴面积÷补贴总月数。
应补贴面积=与受补贴人员职级相应的住房补贴面积标准-实有住房面积。
3.退休职工、25年以上工龄在职职工的一次性补贴。
一次性发放的住房补贴额=受补贴职工每月住房补贴额×(住房补贴发放年限总月数-已补贴总月数)。
4.领取住房补贴期间去世职工的一次性住房补贴额。
去世职工一次性住房补贴额=受补贴职工每月住房补贴额×(实际工龄总月数-已补贴总月数)。
公务员面试管理类题目作答三步走策略
对很多考生来说,公务员面试中的管理类题目是他们的“痛点”。很多考生在回答这类题目的时候,大都只有一个框架,没有具体的细节内容,不论是调研、宣传、培训还是活动组织,答题内容几乎一模一样,这就是他们所谓的模板。一旦掌握了模板,他们觉得管理类题目就能轻松搞定了,并不觉得有太大问题。他们更多的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答题的,然而这样的答题却是考官所不喜的,所以他们很难拿高分。今天中-公教育专家来给大家说说这类题目的答题技巧。
所谓管理类题目,也就是计划组织协调类题目,它更注重办事逻辑,一旦不符合实际,题目呈现的效果就会变得很差,这点也是考生需要注意的重点。然而,很多考生自认为掌握了答题的模板,就开始生搬硬套,也就是经典的三步走“准备实施总结”一步不能少,这种想法明显是有问题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三步走是不正确的,只是大家在理解的时候很容易陷入僵化。那怎么才能更好的阐述这三步走呢?
首先,作为开头,整个活动的准备阶段。很多考生认为准备就是“形成一个计划,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以及所需要的相关预算,然后上交领导,待领导同意后按照计划开展工作。”事实上如果我们经过思考就会发现任何一道计划组织类题目都可以这样开头,这样也就失去了意义。在思考此类题目的时候,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抛却固定思维的樊笼,按照怎么做就怎么说,能够说清楚的地方就说清楚的原则进行答题的话,区别和亮点也就自然而然了。
其次,中间的实施阶段一般是整个活动的重点部分,要围绕实际工作展开。比如领导要求你在社区开展一次“防电信诈骗”的宣传活动,这样的题目就是生活中见过的,所以我们采取的具体实施方法就必须和现实一样,同时必须达成现实效果。举几个简单的例子,领导让你去进行社区养老情况的调研,你会发现我们调研的主要对象就必然是社区内的老人,需要锁定两个信息,一个是必须是社区内,第二就必须是老人。所以我们就可以在社区里面的活动室,小广场进行调研,同时方式上也应该明确,老人的视力和文化程度等客观条件就决定了调研方式为访谈。如果我们采取的方式和调研的对象不能合理衔接的话,在实际工作中就是无法操作的,在题目上也是有问题的了。并且,活动的过程要有画面感,有具体组织的过程,不能说按照计划逐步开展,这样的一笔带过是不能体现自己的组织能力的。
最后,题目的总结阶段,作为收尾部分,是应该要看看题目的效果有没有实现的,但是很多考生觉得简简单单写个总结就了事,这当然是不太靠谱的。总结作为一个工作的收尾,撰写工作总结当然是应该的,但千篇一律也太过于敷衍了。拿宣传来说,我们可以举行一些简单的调研来了解一下宣传的效果是否真正达成;也可以在官网上等媒体进行长效宣传;更可以向领导建议定期举办此类活动让效果进一步深化。以上种种不一而足,单纯的宣传都有三种总结方式,何况还有其他的题型呢?所以,管理类题目的结尾,要能够更好的实现活动的效果。
全文2.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8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