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福利体系
时间:2023-08-01 21:30:58 272人看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老年人福利;

二、残疾人福利;

三、妇女儿童福利;

四、住房福利;

五、青少年福利;

六、教育福利;

七、社会津贴;

八、职业福利;

九、社区服务。中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截至2001年底,全国有政府举办的社会福利机构3327个,收养了19.1万人;集体举办的社会福利机构3.5万个,收养66.8万人;民办社会福利机构934家,收养3.4万人;社会福利企业3.8万家,安置残疾职工69.9万人。此外,中国还通过发行社会福利彩票募集资金支持社会福利事业。

2020年建成全覆盖社会福利体系

中国发展基金会26日在京发布了《中国发展报告2008/09:构建全民共享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报告提出,到2020年中国基本建成全覆盖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

这一体系涵盖了养老、教育、健康、住房、就业、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其他保障。全民共享是未来中国社会福利体系公平性的最重要体现之一,其突出特点为,使新型的社会福利体系能惠及13亿国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居民和农民工群体。

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的目标,是进一步实现全体居民福利权利和待遇的公平性,维持体面正常生活并能得到适当的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报告同时指出,中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仍存在很大程度的滞后,构建全民共享的社会福利体系仍有艰巨任务。

首先,目前中国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占城镇职工比例不断上升,但就绝对水平而言,仍是一种低覆盖状态。特别是大多数农民工没有享有养老保险。

其次,城乡居民迫切希望继续加强社会保障各领域工作。根据《2007年中国居民评价政府及政府公共服务报告》的调查,在社会保障领域,城乡居民最希望政府继续加强养老保险领域的工作。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提及率高达45%,表明农民居民对社会保障功能的认识逐步加深。

报告认为,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社会与人民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建立全民共享的社会福利体系创造了基本的物质条件。

《中国发展报告》是中国发展基金会组织研究和定期发布的系列研究报告,主题都关系我国经济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基金会于2007年发布《中国发展报告2007:在发展中消除贫困》,2008年将年度报告主题选定为构建全民共享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社会福利 最新知识
针对我国社会福利体系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我国社会福利体系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