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实际接触的碰撞能否构成肇事逃逸?
时间:2023-09-07 06:50:06 405人看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违法行为,指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即使当事人与受害者有所接触,也属于肇事逃逸。

即使明知自己有可能肇事并逃避责任,逃离现场,即使与受害者有所接触,也属于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一种违法行为。

肇 事 逃 逸 是 否 包 括 无 接 触 碰 撞 ?

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驾驶员或乘车人离开现场,导致后续处理工作无法进行,且经调查无法确定事故原因的情况下,逃离现场的行为。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离现场,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查无法确定当事人真实身份,或者当事人离开现场后,无法确定当事人具体位置,导致交通事故调查无法继续进行,影响事故调查结果的行为。

虽然肇事逃逸通常指当事人逃离现场,但根据法律规定,在某些情况下,无接触碰撞也可以被视为肇事逃逸。例如,在交通事故中,当事人虽然没有直接与车辆接触,但他们在事故发生时身处车辆附近,且在车辆离开现场后,当事人仍然有可能在事故现场附近等待救援或处理事故,因此也可以被视为肇事逃逸。

然而,在判断是否构成肇事逃逸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事实和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判断。如果当事人没有逃离现场,或者逃离现场后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查,说明他们并非肇事逃逸,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肇事逃逸的范围包括无接触碰撞。但在具体判断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维护交通事故调查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肇事逃逸是一种违法行为,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在某些情况下,无接触碰撞也可以被视为肇事逃逸。然而,在判断是否构成肇事逃逸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事实和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判断。如果当事人没有逃离现场,或者逃离现场后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查,说明他们并非肇事逃逸,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有期徒刑 最新知识
针对 无需实际接触的碰撞能否构成肇事逃逸?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 无需实际接触的碰撞能否构成肇事逃逸?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