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市缴费档次在年交100-2000元之间,县市区缴费档次的设置也不统一。从今年开始,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将得到统一,合并后共设立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3000元共13个档位。最高缴费档次增设到3000元。为鼓励长缴多得,对于长期缴费的,我市将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这部分费用将由各县市区政府承担。
对于不同档次的缴费,政府将给与不同额度的补贴。其中,每人每年最低补贴标准为缴100元补30元、缴200元补35元、缴300元补40元、缴400元补50元、缴500元及以上的补60元。按最低缴费补贴标准给予参保人员的缴费补贴,省级财政承担20元,其余部分由县承担。此外,有条件的县市区可在省里规定统一补贴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补贴。如果参保人不幸身亡,个人账户的资金余额可以依法继承,不再剔除政府补贴。
一、养老金如何计算
养老金计算公式如下:
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总额÷计算系数
基础养老金=标准为75元(今后随国家政策调整)缴费满15年后每多缴1年基础养老金增加1元;
个人账户总额=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社会和个人资助上述金额产生的利息;
计算系数=139(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系数相同)
我们假设政府补贴,集体补助,社会和个人资助的情况排除在外,只计算个人缴费部分;
如果每年缴纳100元档位和2000元档位,养老金能差多少那?
按年缴纳100元档位,按月养老金=75100乘15/139=86元;
按年缴纳2000元档位,按月养老金=752000乘15/139=290元。
全文69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