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效的合同撤销,有以下行为的受害方有权撤销合同: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2、在订立合同时明显不公平的;
3、一方以欺诈、胁迫或者利用他人的危险,使对方在违反真实意义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害方有权撤销合同。
但撤销权的行使必须在法定时间内以法定形式行使,即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合同无效或者撤销后,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不能返还或者不需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民法典中合同撤销后应该怎么处理
1、返还财产
返还财产是在合同被依法裁定无效或被撤销后,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都享有的请求对方返还自己投入的财产权,而接受的一方则依法负有返还的义务,要求返还的权利和应返还的义务,是指双方均应恢复合同履行前的状况而绝不是指未履行合同的损失。
2、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是指合同被依法裁定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所遭受的损失。
赔偿损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负有返还义务的一方不能返还财产的情况下,通过赔偿损失的方法恢复合同履行前的原状;另一种因合同被裁定无效或被撤销后双方所受的损失,按责任大小承担赔偿的比例。
3、行政处罚
合同在无效的情况下,可能产生追缴财产,被课以行政罚款等处分。如果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是出于恶意串通,以损害国家、集体、社会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利益为目的,因此而取得的财产属非法所得。非法所得应依法追缴,并课以相应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应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全文66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