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定资产类型有哪些
1、固定资产类型如下:
(1)经营用固定资产,企业直接用于开发经营方面的各种固定资产;
(2)非经营用固定资产,企业不直接服务于开发经营方面的固定资产;
(3)租出固定资产,在经营租赁方式下租给外单位使用的机械、生产设备和运输设备等;
(4)不需用固定资产,企业多余或不适用,需要调配处理的各种固定资产;
(5)未使用固定资产,由于准备改扩建等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
(6)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七条
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按照以下方法扣除:
(一)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
(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规定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应当提取折旧费用,分期扣除。
二、固定资产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固定资产的价值一般比较大,使用时间比较长,能长期地、重复地参加生产过程;
2、在生产过程中虽然发生磨损,但是并不改变其本身的实物形态,而是根据其磨损程度,逐步地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其价值转移部分回收后形成折旧基金;
3、固定资金的循环期比较长,不是取决于产品的生产周期,而是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4、固定资金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是分别进行的,前者是随着固定资产折旧逐步完成的,后者是在固定资产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时,用平时积累的折旧基金来实现的。
“固定资产”账户是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净值吗?
固定资产账户不是是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净值。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实行新准则后,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核算发生了变化。旧准则对固定资产的盘盈在批准转销前通常是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批准转销后则从该科目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按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而是作为以前期间的会计差错。
企业在盘盈固定资产时,首先应确定盘盈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根据确定的固定资产原值借记“固定资产”,贷记“累计折旧”,将两者的差额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其次再计算应纳的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接着补提盈余公积,贷记“盈余公积”;最后调整利润分配,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时,按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