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罪涉及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碍司法秩序或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若情节严重,刑罚为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并罚款。单位犯此罪则罚款,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将会被罚款。若同时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逃避合法债务行为,还将从重处罚。司法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种行为,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者将按处罚较重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虚假诉讼罪行政处罚规定如下:
1.如果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碍司法秩序或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2.如果情节严重,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如果单位犯有前款罪,对单位将会处以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也将会被处以罚款。
有第一种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严重的规定从重处罚。司法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种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按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捏 造 事 实 提 起 民 事 诉 讼 会 怎 样 ?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捏造事实是指故意制造虚假的事实或者明知是虚假的事实而作虚假的陈述、申请或者答辩。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也损害了人民法院的审判权威和公共利益,给当事人之间发生了纠纷的当事人以及人民法院之间的正常审判活动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对于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令其撤诉;对于诉讼参与人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恶意提起民事诉讼或者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人民法院应当对其处以罚款、拘留或者公告催告。对于构成犯罪的行为,将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同时,《民诉法》第一百一十三条也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应当完善立案、审理和执行程序,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严格制裁。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不仅违反了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也严重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因此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是违反法律和道德准则的,不仅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也会给当事人之间发生了纠纷的当事人以及人民法院之间的正常审判活动带来极大的困扰。人民法院应当完善立案、审理和执行程序,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严格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