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的行为只要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就构成犯罪,通过司法解释对“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解释可以看出,并不是以实现虚假诉讼目的为犯罪构成,而是只要虚假诉讼行为存在上述妨害司法秩序的情形即构成犯罪。
恶意诉讼和虚假诉讼的区别
1、虚假诉讼包括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恶意诉讼的仅为一方当事人。
2、虚假诉讼是原、被告双方恶意串通;恶意诉讼一般不存在双方合谋的情形。
3、虚假诉讼侵害的是第三人合法权益,恶意诉讼侵害的是诉讼对方的合法权益。
4、虚假诉讼可能构成犯罪,承担刑事处罚;恶意诉讼是民事和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一款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全文36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