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因妨害司法行为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他明知自己已经失去了部分处分权,仍然处置了扣押的财产。他的行为导致判决、裁定的财产部分无法执行,严重干扰了案件的侦查、起诉活动,并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坏了财产数量巨大。因此,他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被告人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针对已被司法机关扣押的财产,被告人明知自己已经失去了部分处分权,但仍然处置了扣押的财产。且造成以下后果:
一、由于行为人的妨害行为致使判决、裁定的财产部分无法执行的;
二、严重干扰了案件的侦查、起诉活动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坏的财产数量巨大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非 法 扣 押 财 产 罪 的 刑 罚 有 哪 些 ?
非法处置扣押的财产罪是指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损已被司法机关扣押的财产,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刑法对非法处置扣押的财产罪的定罪标准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非法处置扣押的财产罪是指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损已被司法机关扣押的财产,情节严重的行为。
被告人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针对已被司法机关扣押的财产,被告人明知自己已经失去了部分处分权,但仍然处置了扣押的财产。且造成以下后果:由于行为人的妨害行为致使判决、裁定的财产部分无法执行的;严重干扰了案件的侦查、起诉活动的;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坏的财产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非法处置扣押的财产罪是指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损已被司法机关扣押的财产,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刑法对非法处置扣押的财产罪的定罪标准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刑法》第三百一十四条
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损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全文82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