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押解罪犯的正常活动,危害司法秩序。客观方面,是对正在押解途中的人犯和嫌疑人进行劫夺。本罪是行为犯,有无被劫夺成功,不影响犯罪构成。只作为量刑情节。
2、在劫夺过程中使用暴力,致押解人员及人犯和嫌疑人死亡和重伤的,按牵连犯的原则,从重罪处罚。
一、劫夺被押解人员罪量刑标准
《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第二款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需要注意的是:
(一)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押解罪犯的正常活动,危害司法秩序。客观方面,是对正在押解途中的人犯和嫌疑人进行劫夺。本罪是行为犯,有无被劫夺成功,不影响犯罪构成。只作为量刑情节。
(二)在劫夺过程中使用暴力,致押解人员及人犯和嫌疑人死亡和重伤的,按牵连犯的原则,从一重罪处罚。
二、劫夺被押人员罪的认定标准
劫夺被押解人员罪,是指其他人以夺走、纵放被押解人员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人犯的监督管理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行为的对象是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劫夺监狱、看守所等关押场所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不构成本罪。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是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而予以劫夺。
在认定这类案件性质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区分劫夺被押解人员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押解人犯从广义上讲也属于一种公务活动,因此,劫夺被押解人员也具有妨害公务的性质。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目的不同,本罪必须具有劫夺人犯的目的,而妨碍公务罪不具有此目的;如果行为人不具有劫夺被押解人员的意图,仅以暴力、威胁的方法妨碍押解工作的,不构成本罪,但可以构成妨害公务罪。
2.关于罪数问题。行为人因使用暴力方法劫夺被押解人员,造成押解人员伤害或者死亡的,或者杀害押解人员后劫夺被押解人员的,或者劫夺被押解人员后为灭口又杀害押解人员的,应当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
全文89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