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内容讲述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旦撤销,该合同将自始无效。但受损害方必须在规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
在某些情况下,当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使得民事法律行为在成立时显失公平时,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一旦撤销,该合同将自始无效,但受损害方必须在规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
乘 人 之 危 方 显 失 公 平 , 撤 销 权 如 何 行 使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在此情况下,乘人之危方显失公平,撤销权如何行使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法律分析得出答案:
1. 当事人一方乘人之危,使对方在危困状态或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下做出民事法律行为,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 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在收到撤销权申请后,应进行审查,确认当事人一方是否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
3. 如果确认当事人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应予撤销。
4. 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是无效的。
5. 受损害方请求撤销的,应当提供证据证明撤销事由和受损害方因撤销事由受到的损害,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应予支持。
综上所述,乘人之危方显失公平时,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但撤销权的行使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定条件和程序,否则将无法获得法律支持。
总之,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使得民事法律行为在成立时显失公平时,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但撤销权的行使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定条件和程序,否则将无法获得法律支持。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